Post Tagged with: "新金山"

参加社区语言学校年会有感

寒冬的七月一日早上,气温只有几度,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Storey Hall却热气腾腾,一年一度社区语言学校年会如期举行。时隔多年我重新进入这个会场,看见宾客如云接待处排起了长队。第一感触就是好一幅语言教师嘉年华之画面 。 会议由Stefan Romaniw OAM (Executive Director, Community Languages Australia) 致欢迎词。随后,维多利亚州政府、维州反对党、联邦政府社区语言学校协会、维州多元文化委员会、SBS民族语言电台、维多利亚多元文化艺术联合会等,均派代表发言预祝会议圆满成功。我的感触之二就是会议的隆重热烈同时受到主流重视 。 与多年前中文教师占开会人数很大比例不同,今年的年会看到很多不同族裔的服饰和面孔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目前维多利亚州共开设194所社区语言学校,有49个语种之多,注册学生38,046人。我的第三个感想就是各个族裔都在重视自己文化和语言的传承,社区语言教育展现出百花齐放局面。 众所周知,澳大利亚社会是由庞大的移民构成,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海外出生人数已占总人口26.3%,维多利亚州更高。社区居民的文化、宗教、生活习俗、族群背景比以往更加多元化,培养掌握双语甚至多语人才已成为共识,符合社会发展需求,社区语言学校角色与作用也有新的标准。毋庸置疑,要求更高,挑战更大,认同更多,势头更好。Languages are far more than just words! 作者:新金山东区中文学校 劳昕

东区中文学校十七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获奖名单

在过去的一年中,新金山东区中文学校在作文教学上成绩斐然,多位同学在第17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获奖,分别是来自七年级的苏琳,刘宇婷,黎凯城,马健,八年级的陈予洁,六年级的李音希,十一年级的陈雍儿。向他们表示祝贺,同时向四位指导老师:刘丽华,郑爽,高湫,申立华老师表示感谢!   附参赛征文原文:   国籍:澳大利亚 省: 维多利亚(Victoria) 市: 墨尔本(Melbourne) 学校:新金山东区中文学校(Eastern Chinese Language school) 班级: 七年级 姓名:黎凯城 性别: 男 指导老师:刘丽华 我的家庭   我们家很温暖。我们是一个四口之家,爸爸、妈妈妹妹和我。 我们以前住在中国,为了我和妹妹更好的开阔眼界,爸妈还是决定全家搬来澳洲。刚来澳洲我们住的房间很小,四面无窗,环境也不好,经过爸妈几年的努力,我们家终于又住上美丽的别墅,妹妹经常笑着说:“这么大,搞得我经常迷路了”我和麻烦的妹妹还经常一起玩捉迷藏,她常哭着说:“玩的还不够啊而结束”。 我们家里人都爱学习。爸爸常常对我和妹妹讲中国传统故事,我都记得。孔融让梨,王祥孝母等故事,爸爸很爱我们,也是家里的爱心大使,教我们有爱有礼,好好学习,每周我都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,我参与各种演讲、写字比赛,比如,我参与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“礼”“忠”的朗诵比赛,从班级选拔赛中脱颖而出,因为我选的故事非常有趣而有意义,特别受同学的喜爱。至今对我朗诵的故事还记忆犹新:《无礼》(五里)的故事,古代的一个人,向老伯伯问路,还有多远才能到那个地方,他用“喂,老头”不礼貌的话问路,所以老人平静地说:“无礼”(五里)。于是那个人往前走了五里,可是还看不到他想到的地方。这时候,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,突然明白了什么…看似简短的故事,对于在澳洲英文学习环境下的我却不是很容易表达好,为了这次比赛,爸爸陪我天天练习,有的字不会念,爸爸就教我发音,有的句子我读不通顺,就教我练习读句子,读了一遍又一遍,渐渐地我能读熟,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意思我也明白了。不看稿子,脱稿能背下来了,加上我绘声绘色地有感情地讲给全校的同学听。赢得了全校师生热烈地掌声,功夫不负有心人,得到了第一的奖牌,军功章上有爸爸的一半功劳啊,在功不可没爸爸的耐心帮助下,我被选拔到参加全校级别中文决赛,在决赛中,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,我有支持帮助我的家人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和,为此我对学中文更有信心了,我相信我的中文会越来越好。 我喜欢充满快乐欢笑的家,我们的学习也会不断进步,会越来越好。     国籍:澳大利亚 省: 维多利亚(Victoria) 市: 墨尔本(Melbourne) 学校:新金山东区中文学校(Eastern Chinese Language school) 班级: 七年级 姓名:刘宇婷 性别: 女 指导老师:刘丽华   我的家庭   我的家庭一共有五个人。父母和两个哥哥。我的家庭是一个热闹的家庭,我们都有一个节俭的好习惯。 几年前, 我们假期去了雪山,在那里玩的很爽,虽然很好玩,但是还有一点小遗憾,对于又贵又破旧的滑雪服,我却始终还念念不忘。今年假期,我们全家有计划去雪山玩,为了弥补上一次不足,为此我们开了家庭会议,主要议题就是讨论针对滑雪服的准备问题。我们还有一个星期就去雪山了,但还没有滑雪服怎么办呢?我们会议一致同意,能节省下来的,就不要浪费,认为买一件滑雪服要花去三百多块钱,不值,因为使用的次数太少。可没滑雪服又不行,从哪里可以搞到呢?我们商量的第一办法就是先找朋友借,全家总动员,我们问来找去,问完这人又去问那人,还是没借到,我们都特别着急。 心急地等朋友的电话回复,可是电话好久都没没响,正当我们有点失望的时候,突然妈妈的一个好朋友给我们打来电话了。 “你好,你是在找滑雪服吗?我家有一件滑雪衣。” […]

Read More